您现在的位置:天利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新视角 新定义 新思路:考试前历史复习建议

来源:www.lzmft.com 2025-05-29

最新资讯

  上海历史科高考考试多年来一直重视适合减少记忆需要,着眼学生思维品质的测试,加大能力考查。学史为用,史为今用,洋为中用应该是考生复习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指针。为此,温故而知新,探求历史复习的新视角、新定义、新思路应该是广大师生所关心的。

  世界史的复习可划分为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的内容可以看成是世界近代化的过程。从这个视角出发,大家可以将世界近代史的复习按以下几个层次拓展。

  1、近代化的筹备所谓近代化可以看成世界由手工生产步入机器生产,从传统农业文明跨入近代工业文明的过程。近代化即以工业化为核心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进步的全过程。

  十3、十四世纪从意大利第一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五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进步提供了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进步又需要冲破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冲击天主教会的文静复兴运动和十六世纪开始于德意志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都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筹备。继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后,英、美先后也成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打造了资本主义规范。

  2、近代化的起航因为规范的保证、资金和资源的保证、劳力和市场的保证、科学和技术的保证,英国率先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了近代化。继英国之后,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美国家也开始和完成了工业革命,完成了近代化经历。

  而在世界另一方,比如东方的近代化就更有不同于西方的背景和条件,不同于西方的进程和结局。亚洲的日本近代化远远落后于欧美,直到19世纪6、七十年代才开始启动近代化进程,且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呈现明显不同于欧美的特征。

  3、近代化的深入欧美的近代化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形成了新的高潮。继蒸汽年代将来,西欧的近代化又把世界带入了电气年代、电力年代。这次高潮大家习惯上又把它叫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年代的工业革命使工业产业发生了更多、更广、更新的变化,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讯工业、化学工业飞速崛起,而钢铁工业则更为强劲。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推进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集中的过程中,垄断组织产生。伴随垄断组织的常见产生及广泛推进,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年代即帝国主义年代。传统资本主义进入了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时期。欧、美、日的近代化画上了大大的句号。

  复习二十世纪世界现代史可以紧紧扣住三战、三体拓展。所谓三战就是首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所谓三体就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与现在正在形成的多极化体系。考生可以结合中国历史拓展下面几个专题的复习。

  1、一战与中国1914年1918年的首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国内市场的控制,有益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有益于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预示着中国社会正孕育一场新的革命。而在一战期间成功的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又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五四运动、中共的成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大事。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一战后的中国首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虽以战胜国的名义参加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会,但因为列强的蛮横,中国的正义需要竟遭到拒绝,这件事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但此时的世界、此时的中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中国人民坚决的反帝态度,迫使西方列强向日本施压,中国人民收回了部分权利。

  3、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脱危机、转移视线,日本从1931年起加紧侵略中国,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件、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更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取代国共矛盾成为此时中国最主要的矛盾。为了民族利益,我党准时调整了政策,决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中共努力下,终于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为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创造了必要的首要条件。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宏伟、意义深远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早拓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大国,也是坚持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国家。中国的抗战是对日本北进、南进策略有力的牵制,中国抗战是对苏、美、英等大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支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战后世界五大国之一。

  5、冷战时期的中国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按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打造新的世界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这标志着以欧洲列强为重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政治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大家,为了存活、进步,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中国并不一味地唯苏联为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的进步、新中国的自主外交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1971年在第三世界广大进步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的外交从此获得更大的收获。

  6、冷战结束后的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87年中共十三大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基本路线。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的。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进步经济,坚持改革开放,顶住了亚洲金融风暴和特大洪水灾害,经受了SARS和禽流感的考验,并依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顺利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进入21世纪后,中国更是捷报频传,喜讯不断。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更为要紧的是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所有都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热点专题

  • 202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计划
  • 2025年青海海北高考考试打印准考证时间及入口(5月30日9:00开通
  • 2025年内蒙古高考考试准考证打印官网(已开通)

[]高中生物必考的65个易

[]A box full ofkisses